近日,山东万钧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评标环节启用 AI 智能评标系统。这场招投标领域的数字化变革,源于公司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与主动破局。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试点运行,该系统已实现评标流程数字化重构,单项目平均评标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 50%,数据核对准确率提升至 100%,标志着公司在招投标智能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。
在传统评标模式下,专家需逐页翻阅投标文件,人工核对资质证书、业绩证明、技术参数等海量信息。某资深评标专家坦言,曾在一次大型项目评标中,仅资质审查环节就耗费 3 天时间,期间因疲劳导致的漏审问题时有发生。针对这一行业顽疾,山东万钧联合深耕智能算法领域的科技企业,研发定制 AI 智能评标系统。该系统依托三大核心功能重塑评标生态:一是建立动态资质数据库,与工商、住建等 12 个权威部门数据实时对接,自动比对投标人营业执照、资质证书的有效期及范围,通过智能拦截机制,将资质不符的投标文件平均处理时效从 2 小时压缩至 3 分钟;二是搭载先进的 NLP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可对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指标、实施方案等关键内容进行毫秒级语义解析,通过 300+ 项预设规则与招标文件智能匹配,精准识别表述差异;三是创新设置风险预警模块,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 15 类风险模型,对投标报价异常、业绩表述模糊等潜在问题自动标记,预警准确率高达 98%,辅助评标专家快速锁定评审重点。在评标测试中。面对 23 家投标单位提交的 1.2 万页投标资料,系统仅用 15 分钟便完成基础资质审核,精准筛选出 6 家符合基本要求的投标人,并生成包含技术响应度、业绩匹配度、风险预警的三维初评报告。以往需要反复核对投标文件中的业绩合同编号、技术参数单位换算等基础信息,现在 AI 系统不仅 0 差错完成这些工作,还能通过语义分析识别技术方案中的逻辑漏洞,让专家能把精力集中在技术方案可行性、服务方案合理性等核心评审点上,有效提升了评审质量和效率。
“智能化不是取代专家,而是用技术为专家赋能。” 该系统还同步搭建了评标过程追溯平台,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所有 AI 评审操作进行存证,生成包含操作时间、数据来源、比对规则的可追溯电子档案。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形成完整的评标链,既保障了评标透明性,又为后续质疑答复提供数据支撑。目前,系统已在房屋建筑、市政工程类项目中稳定应用,累计完成 137 个项目评审测试。下一步,公司将针对医疗器械、政府采购等复杂品类,开发专项评审模型,将系统应用场景拓展至更多领域。
公司计划在年内完成 AI 系统与现有招投标管理平台的深度对接,开发 “评标结果智能分析” 功能。通过对 5 年以内的中标数据进行机器学习,系统将自动挖掘中标单位核心优势,从企业资质结构、报价策略、技术创新等维度生成投标市场趋势报告。此举不仅将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效率,也将为行业智能化评标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,助力招投标领域向更高效、更公平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。